河南:虎年首次造血干细胞捐献 迎来三位爱心使者
来源: 大象新闻 时间: 2022-02-21 20:37:43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大象新闻·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新迪 通讯员 赵正阳

  记者从河南省红会了解到,2月21日,准爸爸柴尚臣、白衣天使常明霞、退伍军人乔鹏飞同天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三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的生命,拉开了河南省虎年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帷幕。

  三位捐献者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工作和社会角色,但缘分就是这么奇妙,他们不仅同一天捐献,而且他们的身边都有成功捐献的朋友,受到朋友们的影响和鼓励,这次捐献对他们来说,少了份顾虑,多了份安心。

  

        来自周口扶沟县的准爸爸柴尚臣说:“能配型成功我还是很惊讶的,以为这么长时间过去不会再有什么消息了。不过能帮助患者,我非常开心。而且我身边也有成功捐献的例子,能用我的造血干细胞治病救人我很荣幸。”

  柴尚臣加入中华骨髓库已经11年了,2010年刚上大学的柴尚臣在一次献血中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柴尚臣逐渐淡忘了这件事。去年11月,一通电话唤醒了柴尚臣心底里埋藏已久的爱心。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后,柴尚臣立刻就答应“愿意捐献!”

  在后续进行高分检测和体检时,突如其来的疫情挡住了柴尚臣的脚步,他被隔离在家。在这期间,柴尚臣与扶沟县红十字会积极保持联系,关注下一步流程动态。随着疫情的好转,在柴尚臣解封后,他第一时间与扶沟县红十字会联系,顺利进行了体检和高分辨检测,最终使得捐献成功推进。

  

  来自济源的白衣天使常明霞,是济源市人民医院普外二科的一名护士。在谈及捐献感受时她说:“作为一名白衣天使救死扶伤本是我的责任,这次配型成功能为患者送去生的希望,我感到荣幸。”在捐献前,常明霞就听朋友卫明彦分享了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卫明彦是我省第93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现在捐献的机会落到了常明霞的头上,她毫不犹豫,“身边都有人这样做了,现在轮到我,我义不容辞。”

  2018年5月8日,是常明霞的生日,也是世界红十字日。在那天,常明霞加入了中华骨髓库,送给了自己一份特殊的礼物,从此她的生日愿望也多了一个,那就是能配形成功,挽救一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常明霞还是一位献血达人,第一次献血是在2008年5月13日,“当时刚好是汶川地震的第二天,许多同学都自发无偿献血,为地震中的伤者奉献爱心,我也参与了,从那以后我一直坚持献血。”常明霞说,她希望用这种方式奉献爱心,帮助他人,至今已累计献血4600毫升。

  常明霞说:“捐献造血干细胞后,我将尽自己所能,传递爱心,呼吁更多人加入志愿捐献者的行列,为更多血液病患者点燃重生的希望。”

  

  今年37岁的乔鹏飞是商丘市宁陵县自然资源局的一名工作人员,也是一名光荣的退伍军人。工作中的他勤勤恳恳,生活中的他热心公益,作为一名军人和党员,他骨子里就有一种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精神。2020年5月,乔鹏飞主动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至此以后他时刻准备着献出自己的造血干细胞。

  很快,他的愿望被一通电话唤醒了。去年9月,乔鹏飞接到了宁陵县红十字会通知,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乔鹏飞毫不犹豫,当即做出了要捐献的决定。宁陵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乔鹏飞特别积极,体检和高分辨检测进行的特别顺利,他还特别关心患者,经常向我们询问患者的情况,希望能早点为患者捐献。”

  在郑接受动员剂这几天,在乔鹏飞身上看不到对捐献的担忧,他说:“我对捐献已经非常了解了,我的朋友张永安,他已经捐献过两次了,他也告诉了我一些捐献时要注意的事情,我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我的身体没有什么影响,而且还是救人的好事。”乔鹏飞所说的张永安,在今年1月份,刚完成二次捐献。对乔鹏飞来说,身边有成功的案例让他信心倍增。他说:“小小造血干细胞不仅能挽救一个稚嫩的生命,还能拯救一个幸福的家庭。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我义不容辞。”

责任编辑:周口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