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水县,冯鑫磊近期有两个身份广为人知。
一个是阳城公园旁新来的、笑容憨厚的“红薯哥”;另一个,则是几天前纵身跳入冰冷湖水、勇救落水女子的“救人英雄”。
两种身份,看似对比鲜明,却在34岁的冯鑫磊身上实现了最自然的统一。对他而言,那场惊心动魄的救援,只是平凡生活中一次“顺手”的善举。
“下意识”的纵身一跃
11月15日16时许,冯鑫磊人生的第一个烤红薯摊位刚刚开张。炉火的暖意还未散去,几声急促的呼救便划破了公园的宁静——“有人掉水里了,快来救人!”
几米开外的景观湖里,一个人影正在水中沉浮。他的摊位离得最近,反应也最快。没有一丝犹豫,冯鑫磊扔下生意,甩掉鞋子,跃入了冰冷刺骨的湖水。
“当时没想湖水多深、多冷,就是下意识觉得必须下去。”事后回忆,冯鑫磊的语气平静得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湖水很深,双脚踩不到底,浸透水的冬装如同沉重的枷锁。他靠着儿时在坑塘里自学的“野路子”泳技,奋力游向5米外的落水者。
接近时,女子已面色唇色苍白,几乎失去知觉。冯鑫磊机智地采用一手在水下牢牢托住女子背部防止呛水、另一只手拼命划水的方式,开始了一场与体力极限的赛跑。
托举生命,亦是传承家风
返程的短短5米,显得异常漫长。冰冷的湖水迅速带走体温,他的体力急速消耗。快到岸边时,冯鑫磊坦言“体力真有些不支了”。但“必须救人”的念头像一团火,支撑着他奋力向前。
更严峻的考验在触底一刻到来。当他的双脚终于能踩到岸边的浅水区,脚心因鸡眼传来的钻心疼痛让他小腿发抖。然而,托举着生命的那双手,却没有一丝松动。
最终,在岸边一位黑衣热心大哥的协助下,落水女子被成功救上岸。看到120急救人员赶到,冯鑫磊才穿着湿透的衣服,默默回家更换。他救了一个人,却“弄丢”了第一天的生意——营业额永久定格在了50元。
英雄的“B面人生”:顾家的丈夫与父亲
在救人视频之外,冯鑫磊的生活是另一番温暖图景。
高中毕业后,他曾在北京从事物流行业。不久前,为了支持在老家照顾孩子的妻子苏瑞瑞经营烤红薯生意的心愿,他毅然返乡。他细心为妻子购置烤箱,在家反复试验,直到烤出的红薯口感与外观都达到满意标准,才谨慎决定出摊。
救人之日,正是他们夫妻创业梦想启航的第一天。
“担心肯定有,但是把人救上来了,我给俺老公点赞!”妻子苏瑞瑞的话语里,有后怕,但更多的是骄傲。女儿带着哭腔的担忧——“爸爸你要上不来了,扔下我和妈妈该咋办……”——则道出了这个平凡之家最深的牵挂,也为冯鑫磊的勇敢增添了柔软的注脚。
凡人微光,铸就城市温度
冯鑫磊的义举,在目击者王女士看来并不意外:“真是勇气可嘉,够勇敢的!”她向记者竖起大拇指。这份勇敢,并非源于非凡的能力,而是根植于内心的善良与担当。
从北京的物流从业者到家乡的“红薯哥”,从为家计奔波的小贩到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冯鑫磊的角色在变,不变的是他作为普通人的朴实与赤诚。他没有豪言壮语,只用一次“顺手”的托举,在寒冷湖水中焐热了一座城,也让我们看到:英雄,从来不在远方,就在我们身边。(记者 马治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