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县政协专题调研农村高价彩礼
来源: 太康县文明办 时间: 2024-11-20 06:28:59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11月16日上午,太康县行政服务中心二楼会议室里,太康县政协副主席丁明礼及部分市县政协委员、律师和居民代表等围坐一堂,各抒己见就高价彩礼座谈。

  “我觉得,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要带头,不得或收受高额彩礼。”太康县政协委员王学增先开了口。

  “我建议,应该发挥宗亲团体、乡贤能人、‘头雁效应’。引导和鼓励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制定约束性的村规民约。”周口市政协委员李红紧接话头。

  太康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永新回应:“下一步,民政部门将积极会同农业农村局、县妇联等单位,健全完善村级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加大移风易俗宣传,倡导婚事新办、简办。”

  原来,近年来,高价彩礼,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高价彩礼甚至就是压在男方和男方家人身上的一座“高山”,有的订婚礼金要16.6万,“要好”礼金又要6.6万。到结婚当天又要上车礼下车礼改口费等。高价彩礼压得男方家庭喘不过气来。

  “结婚送彩礼,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婚俗,表示对婚姻的重视,男方对女方的尊重。如果彩礼变成高价、天价,也就失去了‘礼’的本意。”丁明礼说。

  为破解高价彩礼的良方,11月中旬以来,太康县政协组织20余名市、县政协委员深入符草楼镇、转楼镇等多个乡(镇)村,现场向村委干部和部分群众详细了解当地的彩礼状况、农村群众的婚恋观念、人口性别比以及婚嫁率等情况,还发放了调研问卷,了解居民对高价彩礼的看法和诉求。

  正在进行的这场“圆桌会”,就是根据前期调研结果、为寻求高价彩礼破解良方进行的。彩礼多少才不算合适、如何开展高价彩礼治理、各职能部门如何配合,都是这次讨论的话题。

  “建议出台彩礼、礼金、婚宴倡导性标准,践行‘零彩礼’‘低彩礼’等移风易俗行为。”县政协委员辛发亮说。

  “我认为,农业农村、民政、公安、司法、妇联等有关部门,应联合开展对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违反农村移风易俗有关规定的专项治理,移除‘高价’歪风,激荡清风正气。”符草楼镇槐寺行政村支部书记谢冠华说。

  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踊跃发言,讨论热烈。来自餐饮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市场监管局等不同单位的政协委员围绕高价彩礼整治、法律规范等提出了意见建议,县委宣传部、县民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妇联等有关部门单位人员认真听取意见,仔细记录,并就遏制农村“天价彩礼”、推动婚嫁移风易俗等相关问题作了回应,表示将认真梳理意见建议,深入研究,积极采纳。

  几轮讨论后,围绕高价彩礼治理议题,解决思路和方案逐渐明确。“根据讨论出来的方案结果,县政协经济委要抓紧形成详细的调研报告,尽快督促调研成果落实到位,切实把好事办好。”丁明礼强调说。

  抵制高价彩礼,让彩礼回归“礼”性,太康县政协一直在行动。

  近年来,为扭转农村“天价彩礼”不良风气,太康县政协多次组织该县各级政协委员深入乡(镇)村基层,通过走访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摸实情、找症结、谋对策,广泛凝聚共识,督促该县民政等部门制定出台《太康县推动移风易俗文明节俭办事指导标准》,对彩礼总数上限、治丧费用上限、招待客人总数上限和使用烟酒等都进行了限制。文件出台和强有力的宣传引导,对全方位引导群众转变传统观念,倡导婚俗新风起到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我们政协将继续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调研活动,在社风民风、乡风家风上齐发力,让彩礼真正回归‘礼’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太康县政协副主席丁明礼说。(时昶 王慧星 陈笑笑)

责任编辑:王宇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