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集村:破旧立新树文明新风
来源: 周口日报 时间: 2025-08-14 08:21:49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今年以来,西华县清河驿乡按照中央以及省、市关于扎实高效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工作的相关要求,持续聚焦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问题和不文明现象,通过党建引领、榜样选树、群众参与、制度约束、文化浸润等多维发力,让文明新风吹遍城乡角落,绘就了一幅民风淳朴、村风端正、家风和美的新画卷。

  “我们新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要求村民坚持婚事新办,树立新型婚俗观,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狠刹斗富攀比等不良风气;要求村里丧事一律简办,倡导勤俭节约、厚养薄葬,采取简朴方式祭奠逝者,树立依法、文明、节俭、环保的新型丧葬观;约定村里喜事一律俭办,提倡不办或俭办满月酒、生日宴、升学宴、乔迁宴等,自觉抵制互相攀比、大操大办和党员干部借机敛财等不正之风,狠刹挥霍浪费之风……”刘帮超是该乡刘集行政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之初,他面临村居环境脏乱、村小学校舍闲置、有限的村集体资源长期“沉睡”、经济发展乏力等困境。

  为改变现状,刘帮超坚持从党建引领壮产业、破旧立新树榜样、为民服务育乡风等方面发力,带头清淤疏浚,让村头的“清马沟”成为幸福渠;带领村民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共建文明宜居家园。他提出“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工程,实施闲置资产盘活计划,把废弃校园改造为生态菜园、特色酒坊,把零散土地整合后规模化经营,带领村民大力发展辣椒、红薯加工等特色种植产业,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这不仅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还在合作中培育了互助共赢精神,让勤劳致富的新风气取代了“等靠要”的旧思想。资产的“活”,带动了人心的“齐”,为文明乡风注入了持续活力。

  “移风易俗不是一阵风,而是滴水穿石的功夫。刘帮超带领村民开展的关乎‘面子’与‘里子’的一系列变革,有效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的获得感、幸福感让村民积极参与评先争优,自觉遵守村规民约要求,投身‘乡风文明’建设。如今,全村的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俭办率达100%,邻里矛盾纠纷同比下降了70%,刘集村已成为全县小有名气的文明村、幸福村、宜居村、平安村……”清河驿乡负责移风易俗工作的负责同志说。

  物质富足后,刘帮超又着力满足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针对村内五保户、空巢老人“吃饭冷、身边空”的困境,他创新性发起“养老服务”行动,积极筹建乡村大食堂,开设“积分超市”、成立“红白理事会”,并制定《刘集村红白事操办标准》,重塑孝亲敬老的文明风尚。他还修复村内老戏台,开设“家风讲堂”,组建广场舞队、锣鼓队,组织豫剧演出、非遗展示;精心举办村集体婚礼,邀请乡贤讲述家风故事,组织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宣讲移风易俗新观念和身边的孝老爱亲典型事迹。通过这些举措,让村民在“积分超市”兑换出文明好习惯,将移风易俗融入一言一行、生活点滴。他所倡导的“除陋习、传文明、树榜样,争做文明传播的倡导者、社会新风的引领者、勤俭节约的先行者、世风转变的实践者”等新理念,为全乡乃至全县的乡村文明建设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鲜活样本。(记者 李瑞才)

责任编辑:孙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