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挑一”彩礼娶到万里挑一好媳妇
来源: 周口日报 时间: 2025-02-27 07:22:12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在高价彩礼盛行的当今,亲家公、亲家母明事理、看得开,我儿子拿的彩礼是10100元,俗话说‘万里挑一’,小两口现在过得幸福,又孝顺老人,俺两家都很满意。”2月26日,记者慕名来到郸城县秋渠乡前刘楼行政村“河南省婚嫁新事新办好家庭”刘飞翔、刘云云家。长辈慈祥、儿女孝顺、家庭和睦,幸福指数满满。

  今年32岁的刘飞翔和36岁的刘云云年轻时都在外务工。虽然祖祖辈辈共同生活在前刘楼村,但因该村有2000多人,二人此前并不相识。2019年,经媒人刘永华介绍,二人通过微信聊天相知相恋。春节前返乡见面订亲时,他们接受了民政部门关于移风易俗的宣传,主动响应号召,向父母和亲友倡导文明新风,坚持婚宴从简、新事新办、破除迷信。刘云云的父亲刘同政更加开明,当场拒绝索要彩礼,表示婚事可一切从简,只愿女儿、女婿生活幸福。最终,在亲友劝说下,他才象征性收了10100元,寓意“万里挑一”的好女婿。刘飞翔欣然应允,笑称自己娶了位“万里挑一”的好媳妇。

  2022年3月25日,刘飞翔与刘云云登记结婚。婚礼当天,女方没有提任何条件或要求,没有请司仪、没有租车队,仅用亲友家的两辆车当婚车。婚宴也非常简单,以“大锅饭”宴客,开当地新风先河。

  小两口一切从简、新事新办举行婚礼的方式令人称羡,很快引起乡邻热议。很多人感慨:“说起来简单,这一步可不好迈!”

  记者了解到,两家能大胆迈出这一步,得益于世代传承的好家风。刘飞翔家中有一位102岁的太奶奶。老太太的儿子、儿媳(刘飞翔的爷爷奶奶)生前非常孝顺,对老人照顾有加;二老去世后,刘飞翔的父亲刘同来接过重任,每晚和衣而卧,精心守护。如今,刘飞翔夫妇延续孝道,为老人洗脚、梳头、叠被、端吃端喝,无微不至。

  “祖奶奶,吃蛋糕。”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刘飞翔、刘云云未满3岁的儿子刘锦恒已懂得孝老。采访中,小锦恒拉着祖奶奶的手回家,扶她坐在床边,主动递上自己的蛋糕。刘飞翔介绍,只要家里切了西瓜或做了好吃的,小锦恒总会学着奶奶、妈妈的样子,先拿给祖奶奶吃。

  刘云云的娘家也是非常明事理的家庭。爸爸刘同政被誉为“最开明老丈人”,大女儿刘远远嫁到福建,刘同政没收一分钱彩礼,还陪送1万元;二女儿刘丽丽嫁到石槽镇,只收了3600元彩礼,家庭盖房时,刘同政又贴补6万元;三女儿刘云云嫁在同村,缔结了“万里挑一”的姻缘。

  “两年多来,俺村10多对新人中,最高的彩礼也就8.8万元,而且是男方主动拿的。我们一直宣传彩礼不超过3万元,村民自觉遵守,民风越来越好。”村干部刘敬礼欣慰地说。该村刘青、刘乾坤订婚时均未请司仪,由村民自主操办,节俭之风盛行。

  “现在俺村民风好,两个儿子结婚时,女方都说‘随便给’,但俺也没少给。彩礼最后都转给孩子用了。”村民王月琴正领着二儿媳在人群里看热闹,立即凑上来夸夸自己的好亲家。原来,她的大儿子刘博士、二儿子刘卫士近两年结的婚,女方也是不要彩礼,“随便给”让两家亲上加亲、好上加好。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郸城县一个个“新事新办好家庭”摒弃彩礼攀比、铺张浪费,为青年树立榜样,婚俗新风渐入人心。(记者 徐松)

责任编辑:孙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