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未成年人的网络童年
来源: 周口日报 时间: 2025-06-29 20:01:45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当下,未成年人与网络的联系愈发紧密。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守护未来: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护航成长(1978—2024年)》指出,“未成年人遭受网络不良信息侵蚀问题突出”。在未成年网民规模超1.96亿、互联网普及率达97.3%的当下,网络安全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心。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为未成年人打开认识世界的新窗口,孩子们借此获取知识、结交朋友、放松娱乐,享受着互联网的便捷。然而,这扇窗口之外危机四伏:网络暴力恶意中伤,色情信息污染心灵,网络欺凌伤人无形,诱导沉迷的游戏和直播如同“电子海洛因”,侵蚀着未成年人。更可怕的是,利用网络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犯罪手段不断升级,从交友幌子下的线下侵害,到游戏代练诱导转账汇款;相关民事纠纷也频发,高额游戏充值、直播打赏争议不断。部分缺乏网络安全意识的孩子,甚至从受害者变成施害者。

  面对严峻形势,周口市积极行动,为守护青少年网络安全作出示范。政府部门勇担“领头雁”职责,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川汇区委政法委联合多部门开展宣传,普法志愿者用通俗方式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淮阳区以电信网络诈骗案例为“教材”,传授识骗技巧。各单位也积极参与,市总工会创新推出知识竞答、微课等活动,让青少年在寓教于乐中学习;各级团组织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现场答疑等形式,普及防沉迷、防诈骗知识,助力青少年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学校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利用课间开展教育、举办沉浸式班会、组织制作手抄报等,将网络安全意识深植孩子心田。家庭也未缺席,不少家长主动参加培训,与孩子共同制定上网公约,努力成为孩子网络世界的合格“引路人”。

  周口市的实践表明,守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需全社会共同参与。政府要握紧“指挥棒”,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监管;企业不能只逐利,应扛起社会责任,净化网络空间;学校要将网络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家庭应成为孩子温暖的“避风港”,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与引导。

  网络世界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不能因风险而将孩子与网络隔绝。唯有凝聚政府、企业、学校、家庭各方力量,共同为未成年人打造坚固的“网络安全堡垒”,才能让他们在数字天地中自由翱翔、健康茁壮地成长,在未来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杜营营)

责任编辑:孙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