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的冯鑫磊扔下烤红薯摊,纵身跃入商水县阳城公园冰冷的景观湖。他用托举生命的双手,诠释了文明最本真的模样。这位初出摊的“红薯哥”,在创业第一天用一次“顺手”的善举,让平凡与伟大完成了最动人的相遇,也让周口这座城市的文明温度愈发炽热。
“顺手”之善,蕴含着生命至上的价值选择。纵身一跃,冯鑫磊在冰冷湖水中托举起的,不仅是一个危在旦夕的生命,更是对生命价值的崇高尊重。这种源于本能的选择,与周口深厚的道德文化基因一脉相承。从古代老子“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到当代不断涌现的“周口好人”群体,对生命的敬畏与呵护,早已融入周口人的精神血脉,构筑起城市文明的坚实底座。
“顺手”之善,彰显着平凡之处的伟大品格。在周口,文明不是少数人的壮举,而是多数人的习惯,是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的身影,是街头巷尾诚实守信的买卖,是邻里之间守望相助的温情。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顺手”之举,如涓涓细流,汇聚成城市文明的江河大海。
“顺手”之善,凝聚着众志成城的文明力量。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取决于每个市民的行为温度。冯鑫磊的善举启示我们,文明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只需要每个人在他人需要时“顺手”帮一把,在日常生活中“顺手”做点好事。当千千万万个“冯鑫磊”同时伸出援手,当“顺手”之善成为社会普遍风尚,文明之城便有了最坚实的根基。
冰冷湖水中,托举出生命温暖;平凡生活里,蕴藏着文明力量。冯鑫磊的“顺手”善举,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一座城市的文明底色。周口需要更多这样的“顺手”之善,需要每个人都成为文明的践行者、传播者。当善意如空气般自然流动,当善举如呼吸般成为习惯,周口这座道德底蕴深厚的城市,必将绽放出更加灿烂的文明之光。(杜林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