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汇区 “九办”竞相发力 打造示范片区
来源: 周口晚报 时间: 2022-10-08 17:05:10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背街小巷焕然一新

老胡同文明有序

拐角见风景

墙上有文化

巧用空间建设街头游园

社区环境优雅舒适

秋意正浓,天气渐冷,但川汇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热度丝毫未减。

为进一步提高“创文”工作水平,前不久,川汇区启动首批9个“创文”示范片区打造工作,连片成面、全域提升。目前,“创文”示范片区打造工作进展怎样、成效如何?10月3日上午,记者跟随观摩组走进9个“创文”示范片区,现场感受川汇区火热的文明城市创建氛围。

小实事 增进民生福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走进小桥街道办事处建中社区“人大巷”“政协巷”,道路两旁图文并茂的文化墙格外引人注目。

“建中社区‘创文’示范片区背街小巷错综复杂,不少墙体年久脱落,小广告屡屡反弹,环境脏乱差。”小桥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改变这种情况,他们组织人员集中清运垃圾14车,修补、硬化背街小巷、主次干道、小胡同45条约14000平方米,粉刷墙体3.8万平方米,增设宣传版面300处,绘制完成1200平方米的包括《论语》、“孝道文化”等内容的宣传墙,不仅消除了脏乱差、美化了环境,更成为居民耳闻目染新时代新风尚的一道风景。

背街小巷事关城市形象和民生福祉,既是“面子”也是“里子”。川汇区各街道办事处按照“路平、灯明、水畅、文明、有序”的标准,持续开展背街小巷大改造行动,让老街巷、老旧小区焕发新光彩。

在陈州街回族街道“创文”示范片区,办事处和相关部门采取道路修补、飞线整治、墙体刷新、安装路灯等方式,对6条背街小巷和胡同进行全面改造,片区基础设施面貌焕然一新。

微改造提升城市颜值

在人和街街道五中胡同北口,有一个从树根“长”出来的微花园,错落有致的绿化丛中繁花绽放。人和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王静介绍,这个老树根由于根系发达,拱起多处地砖,导致路面凹凸不平。在征求专家的意见后,他们对树根周围的区域进行绿化改造,巧妙利用闲置空间,因地制宜打造“微景观”,不仅美化了街角景观,而且拓展了城市绿化面积,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在“创文”示范片区打造过程中,各街道办事处结合片区的实际情况,注重细节、精雕细琢,打造城市“风景线”,以“绣花”功夫不断深化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质品位,用小而美的改造为市民带来“微幸福”。

文明社区路面干净如洗,两侧建筑立面粉饰一新,就连电线杆也披上了“画衣”,加上古香古色的挑檐、雕窗,放眼望去街景美观大方。同时,还增设了休闲座椅、绿化景观和文化墙等元素,使环境更加优雅和舒适。

朱庄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绿色植被、休闲廊亭、微缩景观……现在,社区里宽阔平坦的道路四通八达,干净整洁的房前屋后处处见景,就连背街小巷也处处是景,面貌焕然一新。

出重拳根治顽瘴痼疾

在荷花路街道吉祥里胡同,存在十几年的十间违建房屋全部拆除,工人正准备修复路面,还路于民。“七一路以南、富民路以东、交通大道以北、汉阳路以西区域包含黄金桥农贸市场、邮政小区两个创建点位,是荷花路街道基础最薄弱、问题存在最多的区域。选择这里作为首个“创文”示范片区,展示了我们要把‘乱点’变‘亮点’的决心和信心。”荷花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齐虹森说。

下硬功夫,啃硬骨头。川汇区聚焦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乡接合部等重点部位以及周边的突出问题,切实补齐创建工作的短板缺项。

自彩钢板建筑消防安全隐患大整治行动启动以来,金海路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干部通过入户宣传、微信群宣传等方式,向群众讲解了彩钢板的防火性能和火灾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宣传相关法律知识,积极争取群众对自建房整治的理解和支持,让群众的抵触和观望情绪逐渐消除,主动配合拆除自建彩钢板房。截至目前,金海路街道办事处首个“创文”示范片区已累计拆除106处彩钢板房建筑,且全部为居民自愿拆除。

观摩组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议、一路学,在典型中寻找差距、从亮点中汲取“营养”,不仅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更坚定了信心、鼓足了干劲。“各个片区相较之前发生显著变化,令人眼前一亮,越看越有底气。”川汇区工信局局长李超表示,目前,各街道第二批示范片区打造工作已经启动,他们将全力配合,做好飞线治理工作,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迈上新台阶。(记者 韩志刚 文/图)


责任编辑:王艳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