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90后孙宁第四次冲击珠峰
来源: 周口日报 时间: 2025-05-22 07:49:55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我们现在已攀爬到海拔7000米左右处,每到一处都要花费几天时间做适应性训练,等身体状态完全适应了,才能再继续攀爬……”5月19日下午,曾3次攀珠峰2次登顶的周口90后女性攀登者孙宁告诉记者。

  2019年,孙宁成为河南首位登顶珠峰的女性。

  2025年五四青年节来临前,她第四次向珠峰发起挑战。

  是什么让她多次丈量8848.86米?

  “河南人的性格特质就是厚道、坚韧、踏实。就像攀登珠峰,靠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只要坚持,终会看见属于自己的‘第一’。”孙宁说。

  首次登顶让孙宁兴奋不已

  2012年,大学毕业的周口姑娘孙宁开启毕业旅行。当她第一次远眺珠峰时,内心被这座世界最高峰深深震撼,当即在微博立下誓言:“今生一定要登顶,不管五年还是十年!”

  此后,孙宁开启了漫长的准备,进行体能训练、学习登山技巧,还不断挑战其他雪山积累经验。

  “我从小喜欢画画,老师带着我们去写生,我很喜欢大自然,喜欢徒步,后来慢慢开始登山。”在上海开设艺术工作室的孙宁告诉记者,她攀登的第一座雪山,是四姑娘山二峰(海拔5276米)。当时有六七人同行,但只有两人成功登顶,她便是其中一个。从那以后,她每年都会去攀登雪山。

  2018年,登顶马纳斯鲁峰(海拔8163米,世界第八高峰)时,孙宁有了尝试攀登珠峰的念头。

  2019年5月,孙宁从南坡登顶珠峰,成为河南首位登顶珠峰的女性。

  3次攀登2次登顶

  2019年成功登顶珠峰之后,孙宁对这座山峰的感情愈发深厚。

  珠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海拔8848.86米,北坡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定日县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

  2019年、2023年,孙宁两次从南坡顺利登顶。

  “我一直想从北坡登顶珠峰,因为我了解过太多中国登山队员攀登珠峰背后的故事。”孙宁说,1960年,中国登山队员首次登顶珠峰,但没有留下影像资料。一直到1975年,时隔15年之后中国登山队员才第二次登顶珠峰。北坡登顶珠峰的背后,夹杂着很多中国人真挚且复杂的情感。

  因此,2021年,孙宁早早地提交申请,期待着从北坡登顶珠峰。

  但事情并未得偿所愿。在攀登至海拔7300米处时,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攀登者们不得不下撤,放弃登顶。

  “当时我站在珠峰脚下的大本营,我说‘有一天我还会来’。”这句话是孙宁对珠峰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没有不甘的怒吼,只有像雪山般沉静的笃定。

  今年4月,孙宁再次来到西藏珠峰大本营,为第四次攀登珠峰做准备。“这也是为了完成2021年未完成的事情。”她告诉记者。

  “将珠峰的裂缝‘缝合’起来”

  孙宁从事艺术工作,在艺术创作方面,珠峰成为她的重要灵感来源。

  采访中,孙宁告诉记者,有人以纪录片的形式,将攀登珠峰的全过程,以全新的视角展现在世人眼前;有人以照片的形式,展现珠峰奇景;有人以书写的形式,记录关于珠峰的传奇故事。每一个作品都是拿命换来的。“同样,我是以鲜花的方式,将珠峰的裂缝‘缝合’起来。”孙宁说,希望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引发人们探讨珠峰对人生、对艺术的影响,以及人类攀登珠峰的意义。

  在孙宁近期发布的视频里,她以雪山为背景,在镜头前坚定地说道:“我出生于老子故里,我将带着老子的智慧和老家人的朴实、坚韧冲顶。我还想对鹿邑的父老乡亲们说,我站得再高,也记得我的根在哪儿。”

  青年人要敢“做梦”

  孙宁说,每次登山或是在山上进行艺术创作,她也会累到大哭。哭过之后,她总能“满血复活”。不是因为她比别人更强大,而是她愿意面对那些脆弱和不确定,并把它融入自己的作品里,变成攀登的一部分。在孙宁看来,所谓青年,一定是敢于提问、敢于探索、敢于做梦、敢于在实践中找到自我方向的人。对于未来,孙宁有着清晰的计划。

  “我想登‘7+2’(‘7+2’是指七大洲和南北两极点),以这次攀登珠峰为起点,去触摸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南北极。”孙宁说,“每个山峰都有独特的语言,我想做的,是用艺术串联起这些自然与人文的对话。我希望把登山变成流动的艺术项目,比如在乞力马扎罗探讨生物多样性,在南极用冰雪创作。”

  “对于我来说,珠峰的高度是8848.86米+N,‘N’是我的精神高度。”孙宁说,“总有一天,我要站在世界最高处!”

  从冻到睫毛结冰的四姑娘山到珠峰顶的生死考验,孙宁总会带着一面“老子故里·鹿邑”的旗帜登顶。在孙宁看来,真正的巅峰,不在云端,而在每个敢于出发、勇于坚持的人心中。

  登顶不是终点,是下次出发的起点。这个来自河南、来自周口的攀登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记者 侯国防 杜林波)

责任编辑:孙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