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每到假期,“孩子无处去、家长看护难”便成为许多家庭的困扰。
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部署暑期托管工作,要求各地丰富学生假期生活,有效解决“看护难”问题。
“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少年儿童假期看护问题,是牵动亿万家庭的急难愁盼问题,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社区调研时经常关注的民生问题。
暑期以来,我市有关部门积极行动,广泛开展爱心托管服务,解除家长“带娃难”的后顾之忧,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孩子暑期“有所去” 官方带娃公益托管家长安心
为何参加托管?
当记者问起这个问题,市民张文雅打开了话匣子:“我和爱人是双职工,工作日没法在家带孩子。老人虽能帮忙,但精力有限,连续带两个月,身体吃不消。”
暑假前正犯愁孩子去处的崔建腾,了解到周口市总工会为新业态劳动者子女提供暑期爱心托管服务,第一时间就为自家孩子报了名。他说:“孩子去之前就很期待,这些天也交到了不少好朋友,结束托管后还和我说希望下个暑假还能去。”
这个暑期,参加托管班的李婉钰小朋友告诉记者,在托管班里,她最喜欢的课程就是架子鼓;到了自主学习时间时,聂明朗读起从家带来的课外书,老师不时提醒注意坐姿;十一点半,孩子们开始吃午餐时间。宫保鸡丁、香菇青菜、甜汤……“好吃!”提起在托管班时吃的饭菜,王岩馨连连点头。
在顺丰快递站点工作的朱杰,已经习惯了将两个孩子送到市总工会举办的爱心托管班后,再忙着去送快递。“之前想过把孩子送到兴趣班,但有经济压力。也想过自己照顾,但收入就会减少。好在有公益托管服务!”朱杰说,“两个孩子白天到托班上课,省钱又放心,我也能安心挣钱补贴家用。”
“我们整合各类资源,推出暑期公益托管服务,通过丰富多元的课程设置,切实解决了暑期职工子女‘看护难’问题,让孩子们在安全、快乐的氛围中度过充实假期。”据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束松华介绍,由于场地有限,为保证托管质量,由市总工会牵头举办的社区托管班一期可招收40名快递、外卖、网约车、货运等新业态劳动者子女。
“全市各级工会组织也积极行动,组织开展爱心托管服务。同时,我们积极指导企事业单位举办爱心托管班,惠及更多职工子女。”束松华说。
8时许,位于周口大道的周口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院内已是一片热闹:穿练功服的孩子背着书包奔向形体课教室;攥着机器人零件的小朋友正和志愿者分享新发现;走廊里飘来孩子们的诵读声……
在这里,由共青团周口市委主办、周口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的暑期公益托管班覆盖4岁至9岁少年儿童,今年暑期,这个托管班累计招收110名学员,其中优先保障现役军人、警察、医护、消防救援人员及困难家庭子女参与,以实际行动让政策暖意精准触达特殊群体、特殊家庭。
据了解,该中心组建了由返家乡大学生志愿者、专业教师及各领域青年志愿者构成的服务团队,构建“专业授课+志愿辅助+安全巡查”的闭环管理体系,日均服务时长超6小时,为广大职工子女筑牢暑期看护“安全网”。
孩子暑期“有所获” 课程多元多重体验点亮假期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托管服务应以看护为主,确保学生得到充分休息;学校要开放教室、图书馆、运动场馆等各类资源设施,合理组织一些集体游戏活动、文体活动、阅读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作业辅导等服务。
孩子在暑托班都干啥?学到啥?学会啥?
“托管服务要体现假期特色,在安全看护基础上,还要提供区别于学期内学科教学,通过组织文体游艺、社会实践等活动,满足孩子们的多元需求。我们秉承‘专业托管+多元课程+营养膳食’服务理念,让参与活动的孩子们在托管营中收获友谊和成长。”周口日报社周报暑期托管营的指导教师陈星羽说。
周报暑期托管营的手工DIY课堂上,指导教师带着孩子们学习制作扇子;在自由锻炼环节,孩子们三五成群,领取自己喜欢的运动器材,打羽毛球、踢毽子、跳绳……据陈星羽介绍,托管营的课程设置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表达力为主,课程涵盖创意绘画、科学实验、小主播、晨读经典、手工课堂、硬笔书法、社会实践、模拟采访等。
“在托管营里,孩子们不仅收获了友谊和快乐,更在独立生活、团队协作中取得进步:比如有的孩子学会了规划自己的时间,有的孩子懂得了体谅他人,有的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在托管营里,我们看到了孩子们无限的潜力。”陈星羽说。
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暑期公益托管班课程表上也藏着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用心。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中心兼顾趣味性与成长性设置课程——科学类课程旨在点燃探索欲,帮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启蒙逻辑思维;艺术类课程旨在滋养心灵,声乐合唱、创意美术、形体训练,帮助孩子们提升想象力与审美感知能力;学科基础课注重衔接,旨在帮助孩子们度过升学“分水岭”;传统文化课程厚植根脉,在国学诵读、书法练习体验中,孩子们感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育健身课程,游泳、太极拳、八段锦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强健体魄。除日常课程外,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还组织孩子们前往市文化艺术中心等地开展研学活动。
“以前总担心孩子暑假在家看电视、玩手机,带在身边又影响工作。现在孩子回家都追着我说一些在托管班上学到的小知识、小技能,很高兴看到孩子安全愉快地度过了这个暑假。”市民王女士说。(记者 何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