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明之笔 绘生态美景
——我市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之二
来源: 周口日报 时间: 2023-01-13 09:13:10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底蕴气质。它藏在生态环境的日新月异里,藏在基础设施的贴心细节上,藏在社会公众的举手投足间,藏在大街小巷的井然秩序中……

近年来,周口市委、市政府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高位推进,推行“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携手联动机制,持续开展“十大攻坚提升”行动,创新开展“五项活动”,全面补短板、强弱项,内外兼修,合力攻坚,引导全民参与全域创建;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面子”“里子”一起抓,将文明融入城乡治理底色,把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作为不断顺应民意、改善民生的过程,高标准推动全面创建、全域创建、全民创建、常态创建,与经济发展同频,与民生改善共振。



水绿交融赋予港城灵魂

初冬时节,位于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引黄调蓄工程烟波浩渺的水面上,一群群候鸟如约而至,到此越冬。数百只白天鹅、白鹭、野鸭再次欢聚一堂,湖边水草摇曳,蒹葭苍苍,芦苇间不时钻出一群水鸟,或翩翩起舞,或嬉戏弄水,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扑面而来。“因水而兴、向水而荣的‘港城周口’又回来了……”近年来,乘着文明城市创建东风的周口,用“绣花功夫”打造出的“水系周口”,穿梭在城区的沙颍河、南干渠、幸福河、流沙河、运粮河、洼冲沟经过精心治理后像一条条玉带,或缓缓穿城而过,或绕城蜿蜒流淌;如诗如画的芙蓉湖,流光溢彩的鱼翔湖、落花湖经过提升改造,宛如一颗颗钻石镶嵌其间,已成为市民口中津津乐道的“网红打卡地”。

环境美不美,重点要看水,碧水澄澈,也让周口更显灵动。一座城市有了水,就有了灵气。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条件,地处豫东平原的道德名城周口,近年来持续加大人居环境整治、生态水系建设以及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力度,城市品位显著提升,变得韵味十足、魅力四射……市民明显感到,水系越来越清、天空越来越蓝、城市越来越绿。饭后或周末,一家人到鱼翔湖、芙蓉湖或到沙颍河湿地公园、周口公园、森林公园、植物园里戏水、散步、健身,成了越来越多周口市民的生活习惯。



“生态兴则文明兴。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叫响‘道德名城、魅力周口’城市文化名片,让水韵生态与文化旅游深度交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居者自豪、来者依恋的幸福家园。”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要牢固树立“两山”理念,我市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以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为牵引,深入推进国土绿化提速行动,织密平原绿网,提高森林覆盖率,全面提升森林碳汇能力;通过积极倡导绿色机关、绿色企业、绿色商场、绿色家庭、绿色校园、绿色社区、绿色工地、绿色生活、绿色出行、绿色建筑,开展绿色低碳行动示范创建活动,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推进宜居城乡建设,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幸福家园。让绿色成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构筑好天蓝、地绿、水清、岸美的生态宜居的城市高质量发展靓丽新底色。如今的周口,城市绿地内外连通、街道绿化与庭院绿化有机融合,一域一景、一路一特色;推窗能见绿、300米是游园、四季皆美景。



管创互促描绘港城新貌

细微之处见文明,毫厘之优暖民心。近几年,我市以“让市民方便之事更方便”为目标,开展城市公厕“厕所革命”,落实“+母婴室”“+休息区”“+志愿服务站”等措施,集中力量提升城市公厕建设档次和服务水平。随意走进中心城区主干道两边的公厕,空调、防蚊帘、无障碍设施和第三卫生间等一应俱全,环境干净整洁,墙上“禁止吸烟”“防疫口诀”等文明标语清晰可见,中心城区目前新建或改扩建的公厕数量接近500座(含淮阳区),每平方公里达到4.05座,超过创文要求每平方公里4座的评测标准。经过近几年的持续投入,清扫清运等大型环卫车辆倍增,中心城区实现“路面清扫机械化、街面管理网格化”,主次干道达到“以克论净”“路见本色”的创建目标。

为打好打赢市容市貌整治提升行动攻坚战,市城管部门持续开展“六乱”行为整治行动,确保市容整洁有序、道路干净顺畅;加强基础设施管理维护,高效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公安交警部门持续开展电动自行车、老年代步车、工程运输车及违法停车“三车一违”以及“一盔一带”、电动自行车挂牌等专项整治。持续开展交通秩序整治,保证中心城区主次干道人行道、重点场所周边等公共区域应划尽划,有效改善了城市交通环境;各区加大“门前三包”管理力度并严格落实“红黄旗”评比制度,各级“道德文明使者”纷纷走上街头、路口,配合交警如火如荼地开展文明劝阻、引导等多样化公益志愿服务……中心城区的城市管理越来越精细,管理水平越来越高,市民素质提升明显。


共建共享激发港城活力

秉承“为民创建、创建惠民”的工作理念,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建设人民满意的宜居宜业宜游宜乐新周口为创建奋斗目标,不断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内涵,城市功能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幸福指数、城市形象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一个个细微改变,一步步推动着城市环境面貌和发展品质的提升,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荣誉感日益真切。

倾听民声,顺应民意,汇集民智,改善民生。放眼三川大地、城乡上下,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单位都在向往和追求讲文明、尊道德的生活,不断丰富着文明城市的色彩与内涵。遍布城乡上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爱心驿站及单位、学校、公园广场等实践站点互联互通,成为“温暖之城·日行一善”的强大阵地……从机关到社区,从干部到群众,从城市到乡村,从垂髫孩童到耄耋老人,个个奋勇争先、人人参与创建的热情充分释放,凝聚起全民创建的磅礴力量,形成了共建共享的创建格局。

全市上下坚持文明城市创建为民这一宗旨不动摇,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文明城市创建的目标就在哪里。一个个老旧小区焕然一新,一条条背街小巷精致如画,一个个集贸市场提档升级,一座座公共厕所明亮整洁……事实证明,文明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展新貌、换新颜。创建,正给这座城市中的人们带来了宜居之感、上善之美;德善,给中心城区增添了幸福之情、若水之韵。

周口变了,在外地人眼中,生态宜居、平安和谐已成为这座港城的魅力标签;生活变了,在老百姓眼中,周口正越来越美丽,越来越让人喜爱,越来越彰显出“城”的风采、“市”的韵味。

责任编辑:常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