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沙颍河泛起粼粼波光。滨河公园的健身步道上,退休教师赵建国正带着孙子悠然慢跑。“瞧这岸边的芦苇,风一吹多好看。水也比过去清多了。”他指着随风摇曳的芦苇丛,语气里满是欣慰。不远处,几位居民伴随音乐跳起广场舞。她们身后,乌桕树的落叶翩然飘下,与四季常青的女贞相互映衬,宛如一幅优美的画卷。如今在周口,街头巷尾绿意盎然,逛公园如游景区,“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已成为市民的生活日常。
作为国家园林城市,周口始终将“绿色”作为发展的鲜明底色,依托“一河穿城、三川交汇”的自然禀赋,稳步推进绿化工程。沿河布绿,沙颍河变身生机盎然的生态廊道;老城增绿,背街小巷焕发新颜。截至目前,周口中心城区(含淮阳区)已建成大型公园26处、口袋公园318个,“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
八一大道与建设路交叉口的渠化岛,如今成为市民交口称赞的“街头花园”。造型优美的松树与绽放的紫薇相映成趣,山桃草在风中轻轻摇曳,平添几分灵动。出租车司机张师傅每天经过这里,总会多看几眼:“以前这里光秃秃的,现在等红灯时满眼是景,心情都变好了。”近年来,市城市管理局已精心打造37处此类景观渠化岛,绿化面积达5.5万平方米,让城市的街头巷尾充满诗意。
周口的绿化不仅注重“量”的扩展,更追求“质”的提升。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要让市民不仅能看到绿,更能享受高质量的绿色空间。”2024年,周口植物园凭借自身特色与品质,获评“河南省四星级专类公园”,人民公园、周口公园也成功创建“三星级综合公园”。如今,周口植物园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打卡地。大学生李萌每周都会来这里写生:“这里的红枫、银杏长得特别好,还有科普牌介绍植物,既能放松又能学习,一举两得。”
数据是最直观的印证:目前,周口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1.39平方米。数字背后,是市民散步有了更多选择,孩子有了嬉戏的乐园,老人有了休憩的角落。
这幅绿色画卷中,还蕴含着文化的温度。中州大道桥南端,一株树龄300多年的古国槐枝繁叶茂,树干悬挂的保护牌记录着它的“身世”。常有市民在树下驻足端详,感受岁月留痕。市园林绿化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古树是城市的‘活化石’,我们已为全市古树名木建立档案并实施挂牌保护,保护率达100%。”
如今,周口正以“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绿地开放共享试点,让更多绿色空间惠及市民。周口的绿色答卷,书写着生态之美、发展之兴与民生之福。沙颍河水静静流淌,岸边绿意不断延展。这座平原新城,正沿着绿色之路,迈向充满希望的未来。(记者 付永奇)